2009, 從倫敦回到台灣,我從一堆品牌管理的書中寫完了我的論文。
從哲學、社會學、心理學,組成了對品牌價值的另一種認同感,態度。更開啟我對台灣推動品牌化的過程多了點自信。所以相信以我的經驗跟專業可以成得了事。
再怎麼說這些年我選擇的工作履歷跟類別總是讓人驚嚇,人力服務業、夕陽到看不到陽的紙業公司、酒吧的老闆、創意產業etc。
就是死命要體驗各行業老闆的管理性格。也在看自己是有多打不死,或苟活著。就這樣從行銷人一路轉變成為品牌人。
回台後第一個不怕死的我,走入了我期待許久的設計產業,與其說期待,不如說,自燃性工作挑戰(坐領低薪,做如牛),工作上面對的國內外的客戶對自己品牌的轉型,與新的形象的包裝處理的意見決策幼稚度,感受到強烈的,客戶任性指數,也口口聲聲品牌、品牌,我們就是要做品牌,似乎這些過程都是到處翻轉,或是說你真的很愛做夢。除了老是講不聽也教不會的業主中打轉,也徹底的認知到帶著夢想去幫別人品牌化下的辛苦。當然,我想我當時帶的部門的同事們大家也有著這樣的感受。
經歷了半年多的日子後,我放棄再去幫別人努力的我,應該說我在設計產業(我應該是說我那家公司),沒辦法感受到他們是否真的了解品牌的重要性。還是又拿著設計對客戶說;這就是一個好的品牌應該要帶來的,我真的很想告訴他們,如果這樣是個品牌,那我是否應該也要用放了個屁告訴你說,這就是A&F一直在做的Emotional Branding。
記得我每次與會的過程我總是帶著不怕死的我,去告訴大家說;這才是問題的核心點,為什麼要這樣子繞阿繞著,如果真的要客套,就不要開這檢討會。當然會議桌下,總是會有一個同事踢著我的腳(Ling我在說妳,請自己舉手)。會議不是一個同樂會,也不應該是一個推託場合。是也因此,面對到的現實。讓我在這個環境中退役了。
不,怕,死
面試了一兩個工作,談好了高到不行的薪水,我最終沒有接受。我選擇了第二個不怕死
我,創,業,了。
收拾著辦公桌上的小玩具們,看著前一個同事留下的小盆栽,我轉送給了同事。急忙的道了別,展開了不怕死的旅程。
記得那天我內心想著,我根本沒有想創業的打算,怎麼會走到這一條路上,明明是打算再存點博士班的學費就又要回到學校當個快樂的書呆子。怎麼,我現在又不怕死的要當起老闆來。
是一個傻、還是天真
我想應該是天真,天真到覺得我真的可以幫很多的公司去轉型,走向更進一步的品牌化的過程,幫助一些好的創意好的設計好的品牌可以讓更多人看到。我想應該真的是天真吧。
而立之年 而立
就在三十有幾後的人生,開始了真的勇敢不怕死的旅程,博士學位先放一邊,相信這麼多年的我,都可以到處的翻轉,掛過身上的頭銜也高到不用再上去了。
或許因為而立、天真、不怕死,三種條件才會讓我想要推動品牌的動力。
待續….
未來這邊會成為我的過程,就讓你們看著,我到底是有多不怕死的去挑戰生活。我是阿本